贾谊
人物生平 贾谊的一生相当短暂,总共只有三十三个春秋,但他的经历却非常丰富。他的家乡在河南洛阳,从小就博览群书,对儒家经典有过系统的学习,而且颇有心得。 公元前183年,贾谊十八岁,被河南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吴公召置门下。吴公后来在朝中当过廷尉,史书称他为吴廷尉。这位吴廷尉从学于李斯,是荀子的再传,贾谊又曾经从荀子的张苍受《左传》,因此,在学术源流上,贾谊受荀子的影响较大。此外道家黄老之学对贾谊也有重要影响。他曾与黄老学者司马季主有过学术讨论,并完全折服于对方。 贾谊在河南守吴公门下待了四年之后,文帝初立,网罗天下人才。经由吴公的推荐,贾谊以22岁的年龄,便入朝做了博士。 在朝期间,贾谊发表有许多论疏。首先是作《过秦论》,从哲学的高度,探讨为政的“攻守之势异”。在文帝元年时,他上《论定制度兴礼乐疏》,批评西汉初期礼义废坏的现象,提出“定制度,兴礼乐。改正朔,易服色”的建议,这一建议实际是董仲舒“三统说”的滥觞。文帝二年,贾谊上《论积贮疏》,主张鼓励农业生产。最后,他还上书建议列侯就国,这篇论疏今已不存,但其建议却被文帝采纳。 贾谊在朝居官只有两年,创议却不少,这种才能使得文帝对他相当重视,想要让他任公卿之位,可是丞相、太尉等高帝旧臣均坚决反对。后来,贾谊厌恶文帝的幸臣邓通,“数廷讥之”,由此见疏于文帝。 文帝三年(公元前177年),贾谊出为长沙王太傅。彼时的长沙王叫吴差,是当时仅存的一位异姓诸侯王,辖内户口与大多数郡、国的户口相比都要更少。贾谊长居北方,忽然要到南方卑湿之地,“自以为寿不得长”,又是被贬,心情自然十分糟糕。经过汨罗屈原自沉之处时,情有所感,遂写下了千古名作《吊屈原赋》。 贾谊在长沙任职有四年时间,一方面竭心尽力,恪尽职守,另一方面仍向文帝上书陈述政见。文帝四年(公元前176年),高帝旧臣周勃系狱,出狱后感慨“吾尝将百万军,然安知狱吏之贵乎!”贾谊得知,上疏以礼待大臣。此后大臣有罪,均而不受刑。文帝五年,朝廷下令许可民众私人铸钱,贾谊上《谏铸钱疏》,极力反对,然而未获允可。 文帝五年(公元前175年),贾谊见鵩鸟飞入室内,按古人说法,鵩鸟是一种不祥的鸟,如果飞入房舍,即代表主人就要离开这座房子。他因此作《鵩鸟赋》,表达了对自己前途去向疑惑而无可奈何的心情。 文帝六年(公元前174年),贾谊被召回京。当时文帝正坐在宣室吃祭祀天地的肉,看见贾谊,就问贾谊鬼神的由来和其实质,直到深夜也不觉疲倦。李商隐诗云“可怜夜半虚前席,不问苍生问鬼神”即指此事。这次谈话过后,文帝把他派到了梁国担任太傅。 在梁国任中,贾谊依旧不断上书,建议削藩、以德怀匈奴而非和亲、以礼治国等等。班固写《汉书·贾谊传》时,将这段时期的疏文择出大略收入传中,就是后世流传的《陈政事疏》,又称《治安策》。 梁怀王刘揖是文帝少子,好读诗书,很受文帝宠爱,与贾谊也相处甚欢。然而文帝十一年(公元前169年),刘揖入朝时不慎坠马去世。这对贾谊的打击很大,一方面担忧文帝因此怪罪于自己,另一方面,刘揖的死亡也使他异常哀伤。因此他“自伤为傅无状,常哭泣”,在次年(公元前168年)也匆匆地走完了他的人生道路。 后世影响 贾谊的一些重要政见对西汉有较深远的影响。例如,贾谊主张众建诸侯而少其力,强调加强中央集权,在当时碍于时势无法实行,但到了景帝时,便通过晁错付诸实施。武帝时实行推恩令,实际也贯彻了贾谊当年的建议。 贾谊继荀子之后,提倡阳儒阴法,为以后的中国历代统治者提供了一个思想的模式。且他明确提出“民本”一概念,对之加以系统发挥,这在中国历史上意义重大,董仲舒、王符等思想的渊源即起于此。贾谊还比较全面地论述、发展了农本思想,主张强本抑末,后世许多思想家、家都受此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