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佑
生平简介 杜佑(735—812),字君卿,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出生于京城长安。他的青少年时期正值开元、天宝的繁荣盛世,而他所在的家庭,则可称得上是诗书簪缨之家。所谓“城南韦杜,去天尺五”的“杜”,指得正是杜佑这一脉杜氏。 杜佑的父亲杜希望,从地方上一个七品小官做起,直到陇右节度使,在任几年,边境安,仓廪足。后因事遭贬至西河太守,在任也是政绩斐然,当地有《杜公遗爱碑》歌颂其事。 杜佑不到20岁时,即以父荫入仕,在济南担任参军一职。天宝之乱后,他又到吴越地方当剡县县丞。他在剡县大概待了七八年之久,县丞一职职微事繁,且较为主要的职责在于治讼,这段经历使他积累了许多经验,拥有了断事干练的能力。后来他去探望父亲的好友,润州刺史韦元甫时,对一桩不好处理的冤案发表意见,很得要领,由此得到元甫赏识,做了司法参军。后来韦元甫官至浙西观察使、淮南节度使,杜佑一直深得其信任,在幕府中任职,官至检校主客员外郎。 元甫去世后,杜佑因征召入京,为工部郎中,不久升为户部侍郎判度支,总领国家经费。时值德宗年间,军费开支极大,每每用度不足时,就在长安强行“借用”富商钱财,弄得怨声四起。看到此情,杜佑写了一篇《省官议》进呈,建议裁撤冗官,节省开支。但朝廷非但没有采纳这一建议,且因此贬他去任饶州刺史。没过多久,杜佑又历任岭南节度使、尚书左丞、陕州观察使,最后在55岁上当了淮南节度使。 从德宗贞元五年开始,杜佑在淮南任职长达十五年,这期间,他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淮南军政事务中,政绩卓著。在任期间,他主要做了几件事情。首先是发展经济,他初上任时,当地遇到旱灾,饥荒严重。他命令富户出售粮食,救济灾民,另一方面则革除苛捐杂税。并修建旧有的雷陂,开湖疏渠,兴建新渠,以广灌溉。治理沿海滩涂,开滨海弃地为田。很快,当地沿海地带就面貌一新。其次,他整顿了当地的军队,加强管理,使得地方更加安定。在整顿吏治的同时,杜佑致力于选贤用能,如窦常、权德舆、刘禹锡、张士陵这些人物,都曾在他手下任过职。他为人宽厚,待人至诚。任淮南节度使期间,属下李藩曾被诬动摇军中,德宗大怒,密诏杜佑杀之。而杜佑怀诏旬日,终不忍发,后一面劝解李藩,一面以身家百口向德宗担保,最终李藩方得以释冤。如此种种,不一而足,因此能广招人才为己所用。尽管他在军事指挥上不大在行,出过岔子,但不可否认的是,在他的管理下,淮南境内治安稳定,经济发展,成为后期朝廷维持统治的重要经济支柱地区之一。杜佑任职期间,河南江北的几个重要战略地节度使管辖区域,发展最好的就是淮南道地区。 政事之余,杜佑还在学术上倾注力量,“夜则灯下读书,孜孜不怠”,手不释卷,勤加著述。期间最为伟大的成就,就是在大历六年,完成了《通典》的初稿。 杜佑自少年起,对时兴的文学章句,始终不大感冒,也不大擅长——“少尝读书,而性且蒙,固不达术数之艺,不好章句之学”。据说他做官时,曾经向德宗皇帝推荐过一位诗人,但德宗给予的评价是“此恶诗,焉用进。”时人传为“准敕恶诗”。可见他给自己的评价“仕非游艺,才不逮人”并非纯粹自谦。但另一方面,他对经史却有着极为浓厚的学术兴趣。这也得益于他的家庭,杜佑的兄长杜信,便长于史学,潜心于史籍的整理著作,曾经参与过国家组织的东都藏书检校工作。另一位兄长杜位有文才,熟习礼制。杜信与杜位分别曾在国子监及中书省、京兆府做官,杜佑可能正是通过他们,接触过大量的藏书资料,并从他们身上受过一些影响。 《通典》一书,从起修到初稿完成,至少用了杜佑约十年的时间,完成初稿修改,又用了约二十多年时间。可以说,这本书倾尽了杜佑毕生心血。而这本书也可说是在中国史学史上不可忽略的一部鸿篇巨著。 贞元十九年,杜佑离开淮南,于69岁时再度回到长安,做了“检校司空,同中书门下平章事”——实际上的宰相。连辅德、顺、宪三朝,是当时宰相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。在任职宰相期间,他尽力解决朝中矛盾,协调各方关系。当时刘禹锡曾提及,某次中和节聚会中,杜佑是在座长者,惟没有留下联句。杜佑与聚会诸人年龄悬隔,且并不擅长作诗,但仍前往参加,其对协调关系的努力可见一斑。 再有当改革派势力较重,几位政见不同的宰相纷纷辞退时,杜佑却坚持上朝当政。他在当时对发展局势的稳定起过一定作用。在宪宗时,对经济政策、货币政策的调整也做过许多有实际意义的事情。 元和七年,杜佑在再三恳请后,被准许退休。但仅仅五个月后,即因病去世,终年七十八岁。赠太傅,谥安简——“安和不争曰安,宽容平和曰安”,“一德不懈曰简,平易不訾曰简,理典不杀曰简”。